助理教授
游富凱 / Yu, Fu-Kai

學術經歷:

碩士論文

晚清宮廷劇團普天同慶班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06月。

博士論文

晚清京津地區戲曲改良活動研究:1902-1911,北京:北京大學。20176月。

 

獲獎記錄:

2009年,研究計畫『晚清宮廷劇團「普天同慶」科班之研究』,獲「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獎助北京中國戲曲學院移地研究。

2010年,〈晚清宮廷劇團「普天同慶班」演出活動研究〉,獲第五屆中國(海寧)王國維戲曲論文獎三等獎。

2016年,《晚清新編戲煙鬼嘆研究——兼論俗曲(時調)與行當表演對文本流變的影響》,獲東華大學第二屆奇萊論衡——全國     研究生文學研究暨文藝創作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期刊論文:

1.晚清宮廷劇團普天同慶班演出活動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戲曲研究》編輯部,《戲曲研究》第82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

2.晚清宮廷劇團普天同慶班初探,《藝術評論》編輯委員會,《藝術評論》22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年。

3.遜清小朝廷演劇活動初探(1912-1924年),《戲曲藝術》第3期。北京:中國戲曲學院。2015年。(中國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全國戲劇藝術類核心期刊)

4.《試論俗曲(時調)與行當表演對文本流變的影響——以晚清新編戲煙鬼嘆為例》,《戲劇學刊》第25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71月。(THCI核心期刊)

5.論上海演劇文化對北方戲曲生態的影響——以王鐘聲在天津的演出活動軌跡為例,《民俗曲藝》第199期,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183月。(待刊)(TSSCITHCI核心期刊)

 

會議論文:

1.晚明文人鄒迪光戲曲活動管窺劇點2008全國碩博士生戲劇學術研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辦,2008年。

2,《從胡適〈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談國學視野下的戲曲研究》,第二屆台灣戲劇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主辦,2013年。

3.《晚清戲曲改良活動初探——以梁濟和〈女子愛國〉為中心》,第十屆有鳳初鳴:漢學多元化領域之探索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