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教授
馬奎元 / Ma, Kuei-Yuan
課程:寫作專題、劇本創作Ⅰ
論文:
〈禁忌與壓抑──試論台灣現代劇場中身體的某些現象〉(《臺灣現代劇場中的複數史觀》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並已獲《戲劇學刊》邀稿)。
《五四現代戲劇中的文化衝突與轉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5月)。
〈病處在此,佳處也在此──從李調元評論湯顯祖看戲曲結構結構及其價值觀的轉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全國碩博士生戲劇學術研討會暨聯合讀劇會,2005年1月)。
〈味論初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創刊號,2005年1月)。
劇本:
《火柴盒》(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碩士班創作組碩士論文,2000年)。
《我和我和他和他》(表演工作坊,1998年,編劇、副導演)。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表演工作坊,1997年,編劇、副導演)。
小說:
〈拼圖〉(第15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1992年)。
〈往幽暗的路〉(《當代》,1992年7月)。
劇場工作:
《歌謠百年台灣》(台北2000文藝季,2000年),副導演。
《新白雪公主》(台北愛劇場,2000年),副導演。
《誰家老婆上錯床》(九九劇團,1998年),副導演。
《我和我和他和他》(表演工作坊,1998年),副導演。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表演工作坊,1997年),副導演。
《早餐》(1997年),導演。
《新世紀,天使降臨人間》(表演工作坊,1996年),導演助理。
翻譯:
Richard Schechner(謝喜納)著,〈地戲、柴燈祭和「民俗表演」的問題〉(Dixi, Namahage, and the Question of “Folk Performance”)(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創刊號,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