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學系2024年高等教育教深耕計畫__學習計畫獎學金執行成果(2) 
劇場裡的驚悚:如何透過講述式展演建構與反轉虛實
由劇藝創所學生陳志楷、陳佳儀組成的研究團隊以「如何在非沈浸式劇場的觀演關係裡,實驗驚悚或恐怖元素在劇場的可能性?」為核心命題,展開他們的個案研究計畫。透過「《少年約P的煩惱》演出成效分析」、「講演式戲劇作品觀影讀書會」、「講演式戲劇專家訪談」等三種方法,深究這個議題。

一、《少年約P的煩惱》演出成效分析

找到五位當初參與《少年約P的煩惱》的現場觀眾進行深度訪談,談論他們在每個環節的感受與想法。最終得出幾項結論:

1.      講演者本人的氣質、人設與形象即為文本本身。此作以講演者陳志楷幽默、俏皮帶點少女感的個人特色,量身打造符合此人設的虛構故事。此個人特質容易與觀眾建立親近感與信任感,因此當講演者將自己(此時已成為角色)的「自卑與執著」搬上舞台,此與表象氣質背道而馳的「黑暗反面」足以成為拉入觀眾共感的驚悚點。

2.      讓非發生於當下的事情在「當下」發生。好比演出現場,演員對陳志楷進行理想型拷問的段落,觀眾深知此拷問為排練好的橋段,此段落為演出時的「再現」。然而,舞台上陳志楷對再現此事於觀眾面前的害羞反應即為「當下」,此做法能讓講演者持續身在與觀眾同時同刻的當下。當後續演出發生「失控事件」時,觀眾將直覺聯想這個失控屬於「當下的失控」

3.      創造觀眾可預期的穩定演出框架,加上超出演出框架的失控事件,便能製造令觀眾虛實難分的驚悚感。

關戲劇作品研究與觀影讀書會
此計畫共對四個講演式戲劇作品進行研究,分別是 Jaha Koo 的《電子鍋》、明日和合的《半仙》、里米尼紀錄劇團的《這不是個大使館》以及盜火劇團的《熊出沒的森林》。前兩部作品為線上觀看;後兩部則至現場觀看演出。觀看後舉行觀影讀書會,邀請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同學一同討論
儘管這四部作品皆非以「驚悚」作為目的或手段,但仍可在其中,應證我們於上一階段做出的推測。在《熊出沒的森林》的森林中,講演者鄧九雲本人作家兼女演員的身份,朗讀自己寫的書時的冷靜的語調,這些作為講演者與觀眾建立關係的「明面」,後續觀眾讀到女作家對創作超乎想像的執著時「暗面」便顯露而出。《半仙》裡,三位講演者時刻進行批判性思考的知識份子形象,加上他們對宮主與濟公師父既恭敬又帶著質疑的互動,為後續場上發生濟公顯靈的「失控當下」做出很好的鋪墊。

三、講演式戲劇專家訪談——洪千涵老師

此次計畫中,我們邀請洪千涵老師針對他過去創作講演式戲劇的創作過程進行訪談。訪談內容主要立基於洪千涵老師的四部作品——「姐弟三部曲」與《半仙》,以及我們先前的作品《少年約P的煩惱》。

訪談最開始,我們詢問了許多關於「框架建立」的問題,包含:怎麼思考觀眾要在什麼角度聽這個故事?演出是否可於異時異地進行複製?若不可複製要如何再製?是否預期觀眾的回饋與反應?每個創作的主幹是什麼?而後,我們也詢問了創作的方法與策略,如:老師是怎麼思考「讓觀眾來到現場」的策略?如何思考創作者作為表演者?是否在意演說方式?如何篩選素材?等等。訪談過程中,我們用實際作品為案例,深入講演式戲劇作品創作的歷程,以及其形式發展的限制與可能性。

、結

在此三個月的研究計畫後,我們釐清了上一階段實驗的有效與無效之處。未 來,我們將持續進行講演式框架以外的驚悚效果研究,以及思考講演式創造的驚悚體感,能乘載什麼樣的故事與議題?並以此發展新的作品。
(圖文:團隊成員陳志楷、陳佳儀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