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秋季公演《此時此地》
展演活動/2015-10-13
製作人/林于竝、王世信 執行製作/詹惠登、曹安徽 劇作/陸愛玲 導演/陸愛玲 舞臺設計/張哲龍 服裝設計/楊妤德 燈光設計/簡立人 舞臺技術設計/楊金源 影像設計/柯智豪 音樂設計/柯智豪 動作設計/余彥芳 舞台監督/陳昭郡 平面設計/陳泓圻 演出人員/尤勝宏、何冠儀、吳佩庭、李瀛涵、林三如、林怡德、林品翰、林奕達、邱志瑄、洪廣芝、范頤、張雅淳、張語歡、許育瑋、郭育圻、陳冠齊、陳虹均、黃上嘉、楊靖輝、詹毓仁、劉文誠、劉培萱、蔡超聖、蔡曜仲、鴻狄、瞿正柔、譚業祥(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個獨特的經驗 流動的場景 流動的意象 流動的演員 流動的觀眾 想像與視角的不斷轉移變化 個人-家庭-城市 男人-女人-小孩 事件-關係-影響 聲音-溫度-顏色 影子-回聲-耳語 河流-時間-鐘聲 上百個角色。數十個日常場景。難以言詮的物我關係 一個城市裡的時空人地蒙太奇景觀 沒有開始 沒有終結 演出內容: 《此時此地》一語雙關的指涉了人們當下生活切片與生命情態,以及劇場觀演的現場當下性,兩者均具有不可重來之珍貴本色與獨特性。 一如流動的城市、變化的人生,全戲沒有「連續」的劇情,沒有所謂的「主題脈絡」,而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場景串連,一個個角色不斷替換,互不關連但互相呼應,來詮釋稍縱即逝的當下處境。無止盡的暫棲。偶發的相遇。不可預知的因果。浮動的經歷。說不清的慾望 。無法溝通的關係。沒有開始和結束的敘事。就像每個人有自己的故事一樣,在我們的四周也有別人的故事同時發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故事中心。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當然主角。所以也是他人的配角、或是不相干的過客。每個人是自己,也是他人。 流動的戲景,流動的看倌。讓戲劇、演員、觀眾共時性進行。觀眾將遊走於分散的、多層次空間與戲劇場景光影裡,處在不同的觀賞次序中,或前進,或停留,由他們自己決定,並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聯想賦予本戲「個人的意義」。離開劇院時,觀眾將參照自身脈絡,帶走自己的文本。 演出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展演藝術中心 戲劇廳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演出時間: 2015年11/13、11/14、11/20、11/21 20:00 PM 2015年11/14、11/15、11/21、11/22 14:00 PM,17:00PM 票 價:500元/張 ◆購票請上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www.artsticket.com.tw或兩廳院售票端點 ◆全台7-11、全家及萊爾富超商皆可購票 ◆【北藝大戲劇系演出行政組】02-2893-8259(20人以上團體優惠票亦請聯繫此專線) ◆演出部落格:http://tnua-theatre.blogspot.com ◆Facebook:請搜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優惠折扣】 ◎學生購票可享8折優惠 ◎團體票20張以上可享8折優惠 【注意事項】 ◎本劇為多元形式演出,結合環境劇場、展演與街頭演戲;打破一般被動觀賞方式,採取觀演互動體驗,觀眾能自由選擇停留或遊走於不同場景,觀賞位置和角度。整個劇場皆為演出空間,看戲體驗也因自我的決定而有所不同。 ◎退、換票事宜請於演出10天前辦理,並需酌收票價10%手續費。 ◎本節目非親子節目建議12歲以下兒童不宜入場。 ◎場內禁止拍照、攝影、錄音。 |